PG电子PG电子10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聚焦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等五方面,提出30项主要任务、10大示范工程及7项保障措施。到2026年底,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支撑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建成。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上海将持续发挥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机制作用,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地,为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在新算力方面,上海率先争取形成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自主可控智算能力;在新数据建设方面,上海提出率先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新设施方面,前瞻布局6G技术研发试验设施。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6年底,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和改变城市生产生活,支撑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建成。
——初步建成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5G-A网络、万兆光网的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全球领先,支持“双循环”内连外通的国际网络枢纽节点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网速最快、覆盖最全、时延最低的城市之一,率先迈入全球双万兆城市行列。
——加快建成支撑大模型和创新应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建成多元供给、云边协同、随需调度、高效绿色的城市高性能算力网络体系,力争建成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智能算力资源、高质量语料库和专业数据集,初步建成以浦江数链为核心的城市基础设施。
——初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建成全球领先的光子科学大设施集群,面向第六代移动通信(6G)、芯片制造与、AI+生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初步建成若干前沿产业创新平台,为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和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设施支撑。
——全面建成泛在融合的超大规模城市智能终端设施体系。支撑的物联感知体系基本建成,数字技术赋能经济、治理、生活基础设施成效显著,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面向城市数字生活新图景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聚焦新网络,《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泛在互联的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涉及5项具体任务。其中提出,推动5G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向“双万兆”探索演进。加快试点部署5G-A网络,支撑车联网、虚拟现实、8K超高清等应用率先商业落地。推动医院、高校、文旅、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重点场所清单内95%以上和4000幢以上商务楼实现5G覆盖。力争率先建成以光传送网(OTN)传送、光纤到户接入的端到端全光网络,开展万兆到户试点,超前部署基于50G无源光纤网络(PON)的超千兆宽带业务。
同时,《行动方案》提出,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稳步推动实施商业星座组网,加快落实频轨资源授权,分阶段发射规模化低轨通信卫星构建低轨星座,建设测控站、信关站和运控中心等地面设施,促进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应用。推进智慧天网创新工程,搭建中轨道卫星通信网络技术验证系统,开展大跨距全球互联等在轨验证,为探索构建中轨道通信卫星星座奠定基础。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打造连通内外的国际网络枢纽设施,建设深度覆盖特色园区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全方位全覆盖的网络安全防护设施等。
聚焦新算力,《行动方案》围绕建设云网协同的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提出4项任务。
其中包括,构建城市级高速全光算力环网,统筹建设城市级数据中心直连网络,联通全市主要算力资源,网络通信带宽达到400G以上、网络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降低网络传输资费,实现算力更高质量传输服务。
在打造超大规模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有关创新平台牵头建设自主可控智能算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率先争取形成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自主可控智算能力,服务重点企业的大模型训练需求等。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建设普惠型城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支持上海超算中心高性能计算资源升级扩容,持续推进异地异构算力资源接入。打造城市多层次商用智能算力集群。加快建设临港新片区、金山区、松江区等重点区域的规模化大型商用算力。完善智能算力协调机制,加速形成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算力供给能力等。
聚焦新数据,《行动方案》围绕建设数智融合的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提出5项任务。
其中提出,率先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建设产品交易、资产凭证服务、交易合规监管等业务系统,为场内交易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可信赖的流通环境;建设产业数据、政府采购、国际采购等交易板块,满足跨行业、跨区域数据产品流通交易需求,打造“上海交易、全球交付”新模式。构建“数据交易链—核心业务系统—特色板块”为一体的数据交易所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全国多层次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互联互通。
同时,《行动方案》提出构建多语种语料库和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建设浦江数链及政务区块链基础设施,打造公共数据资源库和授权运营平台,构建城市数字孪生和元宇宙基础设施等。
聚焦新设施,《行动方案》围绕打造开放赋能的高能级创新基础设施提出6项措施。
其中提出,前瞻布局6G技术研发试验设施。率先打造地面外场技术试验环境和宽带卫星通信与感知验证系统,为未来6G设备和卫星设备入网认证提供实验和测试条件。实施6G技术与产品试验验证工程,构建智能超表面技术验证实验室、6G试验网络测试实验室、6G射频基础测试实验室和设备环境可靠性实验室等,加速芯片、模组、终端等关键领域前沿技术突破。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开放,加快建设新一代光源预研装置。打造芯片制造全流程数字孪生仿真验证平台,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赋能平台体系。
布局智能创新基础设施,搭建通用具身智能软硬件系统平台,围绕具身智能、多模态感知等开展联合攻关,实现通用大模型和通用人形联动发展等。
聚焦新终端,《行动方案》围绕打造便捷智敏的高效能终端基础设施提出10项措施。
其中提出,建立灵活共享的智能用能设施网络。新建公用(含专用)3万个以上,完成150个以上老旧小区电力扩容升级改造,累计增设20万个以上智能,试点部署电动车反向充电新型装置。积极发展智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网络,力争新增150万千瓦容量光伏发电终端。加快推动传统能源网络数字化改造。探索构建城市电力充储放一张网“虚拟电厂”设施体系,推动全市“”调节能力达到100万千瓦。
布局清洁高效的氢能源应用体系。累计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建设制氢、储氢与加氢一体化站,完善宝武园区、上海化工区内部区域性氢能输送网络。扩大氢燃料电池在客车、货车和大型乘用车领域应用,拓展在船舶、航空领域应用,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绿色、分布式热电联供等场景的试点应用。
《行动方案》提出,建设泛在智能的城市感知设施。统筹推进市政和交通设施上的智能感知设备建设与应用,推动全市建设物联感知神经元节点数量累计超2000万个。构建安全便捷的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升级建设100家以上智慧养老院,建设200家以上“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建设高品质生活共享的智慧生活设施等。
记者获悉,为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新基建,近期,上海在前期初步排摸约2200亿元总投资的新基建重大项目和工程包基础上,将其中适合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梳理形成《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机会清单》。此外,新一轮新基建优惠利率贷款和贴息政策预计年内正式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