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5 月 15 日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关注慢行出行的规划引领,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项目团队目前已完成了慢行空间品质提升方案——《广州慢行空间融合提升及特色示范研究》(下称方案)。重点从两个方面规划引导广州市慢行出行环境改善,一是明确非机动车通行路权;二是示范先行,支撑全龄友好城市建设。
2022 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广州慢行空间融合提升及特色示范研究。为了给市民带来舒适的慢行体验,研究团队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面向市民发放 1300 余份调查问卷。
同年 8 月,该局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会,邀请来自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慢行领域的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指导,确保了项目成果专业周全。同时,项目研究团队深入一线实地踏勘,并与越秀区政府、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水务局等部门沟通对接,共同细化规划方案,保障了研究的实操性。
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方案在充分研判现阶段广州市慢行交通各主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非机动车出行需求逐步增长的实际情况,重点从两个方面规划引导慢行出行环境改善。一是针对广州市现状道路缺少非机动车道的实际情况,从快慢交通空间分隔、分道行驶等角度,提出现状道路改造指引与道路断面改造模式,明确非机动车通行路权,为交通管理部门分期完善城市非机动车道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示范先行,支撑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本次规划结合广州市儿童友好示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关注不同特色地区的慢行出行问题,打造特色慢行片区,以片带面推动全市慢行空间优化。
方案指出,将在广州建立全龄友好的慢行交通环境,需要以各年龄群体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将包容互助和关爱渗透到出行的各个环节,满足老、幼、孕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通过对道路设施、公共交通、道路空间等进行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形成安全连续的出行环境,让老人出行更便利,儿童出行更放心。
方案关注不同地区的主导特征,提出特色的道路及慢行空间分配方法,对不同类型、功能、特点的慢行空间进行统筹融合,具体选取地铁站、学校、医院、红色历史印记区、桥下空间等不同类型区域,编制了地铁站周边片区、儿童友好示范区、健康无碍慢行示范区等 8 类示范区,营造独具广州特色的慢行空间。
结合中心区和外围区不同的轨道交通覆盖条件以及道路空间条件,提出了差异化的改善策略。中心城区以完善地铁步行接驳为主导,充分发掘和提升街巷空间,改善步行出行环境,优先保障连通地铁站的非机动车道网络的恢复。外围区重点保障地铁接驳非机动车通道的连续,尽可能保障非机动车通行空间。
中心区以及外围区通过优化路口等待空间和路口过街通道与信号,完善地铁接驳慢行路径。做好地铁出入口周边步行道、非机动车道及停放场地的地面标线以及指引标志设计,保障地铁乘客进出站的出行秩序,避免人流、非机动车流相互交织,改善地铁站通环境。
重点针对儿童喜欢跑跳、玩耍、聚集、探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以及家长接送、等候时交流、停驻的需求,通过打造有趣的街道空间、规划连续的慢行路径、增加宽敞的交通设施三个方面提升慢行出行与慢行空间品质。具体通过在通学路径上增加彩色铺装、图案等为学生提供趣味上学路;在路口增加儿童过街提示标志牌、警示灯、限速牌、彩色斑马线等保障儿童过街安全;通过挖掘学校周边用地潜力、错时设置道路临时停车区域、接送区域等满足接送的需求。多措并举打造 安全、童趣、宽敞 的儿童友好慢行示范区。
充分考虑病人、老年人等群体出行速度较慢、反应不及时等特点,通过路口增设二次过街设施、抹平路口高差,在天桥加装垂直电梯、手扶梯,增加连通地铁站与医院的风雨连廊等措施,从细微处实现友好无碍出行。
通过凸显岭南文化元素、设置特色化标识系统等方式,构建串联历史文旅资源以及购物、餐饮、地铁站等节点的慢行游径。
通过红色要素选取、慢行道设置、导入本地文化元素、设置特色化的标识系统等方式,营造串联各红色文旅资源的慢行游径,增强慢行空间的红色历史文化体验感。
通过对桥下空间进行挖潜并加以利用,禁止停车和禁止搭建占用,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和服务设施。通过拓宽慢行空间,增设慢行服务设施,适当植入地方元素,提升景观、桥底空间亮化、营造活力场景等措施,盘活桥下空间,提升空间的活力与品质。
选取示范片区,对慢行道、绿道、休闲健身步道等不同功能和特色的慢行空间进行 合一 规划,打破权属界线、空间和体制机制壁垒,形成完整、连续的慢行空间,打造 多链成网 的 多道合一 格局。
从 完整街道 的角度,对道路红线内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空间与道路红线外的建筑退距、路侧绿带等空间进行功能融合规划,将慢行交通设施、城市家具、城市配套设施等进行统一布局,推动路内路外慢行空间融合使用。
src=src=■优化前(实景图):街面铺装差且不统一,人行道有高差。优化后(项目实施意向图 ) :街面统一铺装,消除高差。PG电子平台 PG电子游艺PG电子平台 PG电子游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