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上海要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pg电子网站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市政府参事室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对上海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凸显“政府高参”的定位要求,发挥“直通车”“连心桥”的优势作用,在选题、出高招献良策、自身队伍建设、整体形成机制上下功夫,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为目标,推动上海参事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支撑基础研究的作用,优化完善大设施与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对接,实现强强联合。另一方面,要提升大科学设施对企业用户的开放服务水平,并为大科学设施进行企业开放服务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要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整合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力量。打破各地各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现象,推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统一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同时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长三角区域的开放共享,推进科技数据标准化。要把国家重大科技设施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对外开放和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主要抓手。鼓励大科学设施与国际科学界的合作,制定有利于海外研究人员来上海利用大科学设施开展研究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着眼国家战略全局和自身实际,谋划基于大科学设施的重大国际合作科学研究计划。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城市形象在国际社交媒体上的展示传播,对于吸引国际游客、树立国际形象至关重要。建议重视国际场域新媒体营销,提升上海城市新形象。一是重视新媒体营销,利用“上海声音”传播国际文旅城市新形象。要在政策端发力新媒体营销,出台扶持政策,资助国内外传播专业人才、多频道网络、网络社交媒体对网络场域中的“上海形象”进行内容创作与传播。二是积极拓展纪录片、电视剧、演唱会等娱乐活动在海外发行与举办的合作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年轻人喜欢的网络信息接收方式展现中国文化、“上海声音”。三是开展学商政各界关于上海国际文旅城市形象的论证讨论。注重强化上海人文环境优势,在国际场域媒体体现上海不同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先进性”与“人文性”,形成上海城市独特的吸引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具有技术迭代快、应用前景广、发展路径不确定等特征。要促进这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对产教融合,尤其在人才培育和匹配能力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使这些产业的人才供求有更精准更灵活的匹配度。在产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打造“二传手”市场,修路架桥,有效连接高校与产业,承上启下,彻底打通人才培养产业链。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梳理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中的堵点和痛点,积极规划“二传手”市场。大力鼓励企业、高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积极发展各类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育机构,打造一个具有独立价值判断和运营模式,能够在高校和产业之间承上启下、有效连接的人才培养“二传手”市场。同时依托产业园区空间载体,持续丰富人才培养“二传手”市场业态内涵。借鉴北京亦庄的成功经验,在一些技术先进、产业特征明显的园区设立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
在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共同体建设中,需进一步强化“双碳”刚性约束,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制定生态要素资源的区域协同治理和生态产品的跨区域供给合作制度,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提出建设太浦河清水绿廊,规划以工程措施和强制化的管控为重点,对于未来真正落地的绿色发展规划方面缺乏进一步措施。建议在已有规划基础上,建立基于全流域断面双向管控的协同合作生态补偿制度,在太湖流域范围内,分析生态系统源流汇的空间格局,评价全流域上下游为提供生态产品价值的贡献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与双向管控制度,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和流域居民生态福祉的提升。另外,上海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于长江干流和太湖流域,结合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评价,建议建立“上海—苏州—皖南—浙北山地城市淡水供应服务补偿示范区”。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如果通过“跨浦江联动绽放”建构跨黄浦江两岸的上海中心世界级创新策源动力带,这将为上海发展注入强劲核心动力。加强跨浦江联动,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中心策源带,要建设便捷的跨江交通,如伦敦泰晤士河两岸密织的水上交通。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唯一的现代化创新基因带,实现城市空间的跨江缝合,提升国际大都市的空间核心品质动力,集聚更高能级的国内国际创新要素,再新增“新质”“高能”跨江联动,这就需要以消除浦东浦西的跨江空间与管理隔离为目标,实现高效紧密的跨江各区联通,构建慢行和公共交通多元联通的交通体系。比如规划建设世博会地区的跨江步行索道、水上巴士,将跨江慢行系统构建作为跨江黄金三角的特色亮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都具有集聚在河岸两侧的功能活动核心,如巴黎最具魅力的城市功能活动均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建议沿黄浦江两岸,构建紧密联动的创新功能和文化活动,使黄浦江像世界其他大都会一样,集聚形成金融、国际交往、创新管理、生态韧性的城市中心发动机,为城市从工商都会走向创新生态提供不竭的动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发展,上海“枢纽型、功能性和网络化”的综合交通设施体系和集约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空间体系拓展。面对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针对本市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建议在轨道交通方面,统筹考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重点地区发展、客流出行需求和线网运营综合效能等优化轨道交通网络规划,pg电子网站重点考虑新城与中心城的快速联系和中心城线网的功能提升,优化环线功能,引导客流均衡分布。在地面公交方面,优化公交运营模式,完善车型配置,加大定制公交服务模式探索,提高供需对接效率。在综合交通枢纽方面,规范网约车运营组织,优化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侧交通集散,利用价格机制协调好各个停车库的服务功能,提升多模式集散交通方式的整体服务水平。在小客车交通方面,坚持公交优先和小客车总量调控,引导注册车辆有序增长。在慢行交通方面,围绕综合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站点等人流较为集中的交通设施,打造宜行宜骑、包容实用的慢行交通网络。
上海正在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建设“门户型全球城市”。然而,本市国际资源相对短缺,导致一些在国际间移动的家庭很难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这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营商环境,也与城市定位不相匹配。建议扩大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鼓励理工医类高校在专业基础课程领域大胆引进、使用国际最新最前沿的原版课程教材,同时积极引进相关专业外籍教授来沪从事教学或科研;加大双语教师建设力度。上海要为“留学中国首选地”做好积极准备;同时优化境外人员子女就学政策。放宽入学门槛,允许短期停留上海的国际人才子女也能就读国际学校;放松学籍限制,允许有双语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吸纳海归人员子女;探索民办双语学校人才长程培养模式。许多民办学校具有长周期培养的天然优势,赋予其一定的招生升学自主权,尤其在幼升小、初升高两个阶段的内部直升机制,以探索多维评价体系和长程培养模式,共同求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课题。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影响下,技术、贸易壁垒倍增,上海作为经济开放型城市,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大。从长远看,上海除要保持原有的产业优势外,还要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中发挥更大作用,尤其应在科技前沿领域布局,解决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然而,当前财政资金并不宽裕,可用来支配的资源非常有限。如要投资布局战略必争、供应链必需的核心领域,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除了以有限的财力作杠杆,撬动各种金融资本、适度增加负债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盘活存量,把“睡眠”的存量资产、股权资本“唤醒”,并使之流动、循环起来,变“存量”为“流量”,从而有效解决新一轮发展的资金问题。
其他参事也积极为上海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江海洋参事建议,以城市空间憩息座椅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以市民捐赠为主体的新一轮的座椅建设。唐豪参事提出,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取决于企业营运质量,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质量及其关联指标,建议重视并完善本市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分析工作。贾伟平参事认为,要关注4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多给年轻人创造发展空间。唐子来参事提出,要重视高层建筑相关城市安全议题,一些高层建筑的外墙、玻璃和其他构件的脱落概率将增大,应当为此做好充分预案。关保英参事提出,行政系统要积极为市场经营主体搭建平台,进一步简化行政许可程序,全方位推行负面清单的许可与治理方式。阮忠良参事建议,针对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的要求,切实加强府院联动机制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不断提升破产工作的水平与成效。肖沪卫参事指出,要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抓手,推动长三角制造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何力参事建议,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战略性、导向性基础研究中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从事基础研究。余卓平参事建议,在提出培育五大产业领域基础上,增加“绿色氢能”高端产业集群。沈志刚参事建议,加快上海美术学院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特别扶持政策。陈世益参事认为,“运动处方”是实现运动促进健康的重要抓手。建议建立市政府主导的运动促进健康推进委员会,持续有力地推进这项工作。袁振国参事提出,上海打造“五个中心”建设,必须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储备、聚集等方面走在前面,必须在教育改革发展上拓展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沈卫国参事认为,要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模式,鼓励企业主动对接高校,联合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共同培养人才和缩短企业用人培训时间。张光平参事提出,政府支持科创企业的精准度有待提高,“高精特新”企业的评估方法也需进一步改进。唐海燕参事认为,2024年应该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在提升城市建设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丁美坚参事建议,进一步整合体育、养老、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的体医养融合。陈红专参事提出,共同推进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程裕东参事认为,要构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专利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带动科技成果资源的流动,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陈晶莹参事建议,把握好国际航运贸易规则发展规律,加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改革系统集成,推行制度的融通应用、互相赋能。贝晓曦参事认为,上海现有科技力量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各领域,要重点研究激励措施,让这些人才充分发挥创造力。赵卫星参事认为,“五个中心”建设中,“国际经济中心”外延更广、内涵更深,建议参照国际标准,理顺逻辑关系。王剑华参事建议,围绕平安上海和安全城市建设,突出高水平创新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凸显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