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畅游凤凰山涧,目之所及处一片郁郁葱葱;登高远眺伶仃洋,“海上大风车”正源源不断为这座海滨城市输送“绿能”。
珠海的美,美在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海风、慢节奏的生活,更体现在一如既往对环境的珍视,从拒绝“三来一补”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珠海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立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
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当前,绿色低碳理念正引领一股全球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的新变革,一系列低碳行动如火如荼。
绿是珠海的底气,逐绿前行是珠海的前瞻眼界。今年以来,珠海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修订《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绿色建筑标准、建筑过程绿色管理、鼓励超低能耗建筑试验区等多项举措开创全省先河;印发《珠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扭住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碳达峰十三大行动”,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一位熟悉珠海发展的学者表示,珠海常住人口总量较小,更适宜也更擅长精细化低碳城市治理。在国家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一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在珠海探索先行。
“人们常常把‘双碳’责任更多理解为是城市和工业区的事情,但实施双碳工作既是发展的需要,更事关每个人的生存。”近日,一场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培训会吸引了众多珠海重点行业企业的参与,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管理科科长黄征介绍,参会企业不仅包含珠海主要控排企业,许多非控排企业对碳市场运作原理、企业碳能力建设等内容同样重视,因参会企业数量增多,原定的会场也由小变大。
产业发展向来注重走环境友好道路的珠海,在建市伊始就把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基因。得益于扎实的生态“家底”,如今在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珠海避免了“重利益、轻生态”所遗留下的“生态包袱”,在推动全市节能减排,培养企业建立健全碳管理制度方面“轻装上阵”。
会议现场,黄征透露,今年珠海将在全省市一级率先探索开展广东产品碳标签试点应用,目前正在征集选取珠海特色或优势产品开展广东产品碳足迹评价,试点产品完成评价和技术评审后,将予以发放广东碳标签证书。“此举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广东碳标签覆盖的产品范围,提升珠海市特色产品的低碳竞争力。”
碳标签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目的在于鼓励人们选择购买低碳产品,促进消费行为的改变。据了解,珠海首批广东碳标签试点数量为8个,目前已有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报名参加试点。
与碳标签同为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碳市场所形成的交易机制,在未来将直接约束企业的碳排放,如不能控制在配额排放量以下,企业不仅需要面临履约成本,还需从市场中购买碳排放量,无疑抬高自身的经营成本。
目前珠海纳入全国碳市场共6家火力发电厂和1家企业自备电厂,纳入广东碳市场控排企业有石化、造纸、钢铁、水泥和民航五大行业8家企业;此外,2家陶瓷、1家纺织和2家交通企业被纳入新行业控排名单。
“碳交易主要针对控排企业,珠海这类企业的数量并不多,但许多非控排企业实际上也有减碳的需求。”黄征表示,通过培训会的形式,一方面为非控排企业普及碳交易知识,引导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在内,建立内部碳排放管理体系,包括碳排放的定期监测报告,第三方机构认证、评价报告等,更要在重点行业企业中形成一套好经验、好做法,走在全省前列。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处理好经济市场与产业转型的关系,答好“技术题”;在宏观决策上,通过设立目标、任务分解等方式,将低碳试点工作打造成一项立化的有机整体,更是答好“治理题”。
2017年1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省级层面系统化建设方案——《广东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随后,广东启动首批试点项目建设,珠海市万山镇成为城镇试点的地区之一。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是一项低碳生态发展创新举措,也是进一步深化各类低碳试点的重要抓手。
在伶仃洋海域,31台银白色风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望无垠的洋面上,迎风招展。这里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桂山海上风电场,也是珠海低碳建设的主舞台。
以碳为纲,以海洋海岛作画,近年来,珠海积极开发太阳能、波浪能等生态能源,有效缓解海岛电力短缺形势,逐步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海岛能源供给结构。如今,海岛道路和公共照明设施已经逐步实现太阳能、风能、LED等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万山镇东澳岛用电单价也由原来的3.28元/度下调至0.66元/度。
近零碳能源供应体系的建成,全面提升了珠海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和经济性,且保障了海岛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改善原来利用柴油机发电的高污染、高碳排放情况,成为城市乃至全省“绿色零碳”的新名片。
“海上明珠”的绿色之路起步早、成效显著,且每一阶段的行动目标明确。今年5月,《珠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并对外发布,当中提到,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碳排放量主要来自煤炭消费,而随着能源结构优化,煤耗产生的碳排放持续下降,天然气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煤耗产生的碳排放为1110.6万吨,较2010年减少439.4万吨;油耗产生的碳排放呈相对稳定的波动走势,2020年为329.8万吨;气耗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增加,由2010年的46.1万吨升至2020年的356.0万吨。
《实施意见》提及,扭住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实施“碳达峰十三大行动”。其中第一大行动便是锚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合理调控油气消费,严格控制新增石化、化工项目,保持油品消费处于合理区间,发挥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支撑过渡作用等。
此外,针对最大的碳排放部门——工业领域,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等重点任务。
在碳排放研究报告中,业界常常采用情景预测的方法归纳和预判不同社会领域未来的减碳趋势,例如基准情景、减碳情景、深度减碳情景和能源规划情景等。其中,建筑领域的能耗和碳排放是重点考虑的减碳情景。
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 40% 以上的能源消耗和 20% 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建筑。目前,我国高耗能建筑问题同样突出,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27%以上。
在建筑低碳化方面,“绿色建筑”的概念正逐渐被人们熟知:系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用地、用水、能源、建材等资源,保持低能耗、环境友好且健康宜居的高品质民用建筑。
当前国内各大城市通过加快绿色建筑建设,转变建造方式,避免大拆大建,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减少建筑的碳排放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一招”。
早在2017年12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便颁布了《珠海经济特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并配套出台多项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目前全市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二位。
由浅绿向深绿,企业建筑成为珠海环境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最佳注脚。据了解,珠海已有4个项目获评“近零能耗建筑”,其中,水发兴业新能源产业园研发楼是全国首个零能耗运行标识的建筑,派诺科技园办公楼获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识,计划明年申报超低能耗建筑运行标识,银坑办公楼获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识,珠海规划科创中心获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识。另有新开工的格力电器零部件试制项目、南湾实验室、华润银行总部大厦,打造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今年4月,《珠海经济特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针对原办法条文所涉行政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各方责任主体涉及不全面,对装配式建筑管理缺乏具体指引等问题作出修改和补充。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办法中,所有的民用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所有的建筑过程实施绿色管理、鼓励超低能耗建筑试验区等多项举措开创全省先河。例如,拆除是建筑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拆除也纳入管理能更好地践行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鼓励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近零碳排放试验区建设,高等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最高上浮20%等。
朝着实现“双碳”目标,一栋栋有“生命”、会“呼吸”、能“生长”的绿色建筑,映衬着滨海绿城高质量发展之路一路生“花”。PG PG电子 APPPG PG电子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