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东莞召开了2023年度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总结会议。南都记者获悉,去年,东莞城管部门开展共享单车及电动自行车停放乱象整治,共划设自行车停放区2.7万个;试点运行智能停车系统,约12万辆共享单车配备了高精度智能锁。此外,全市创建挂牌“无违建小区”66个,累计建成口袋公园455个。
据了解,自2017年共享单车进入东莞以来,因其“野蛮生长”“盲目投放”“无序停放”“粗放管理”等乱象衍生出系列问题,给东莞的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不小压力。
去年7月,南都推出“东莞共享单车之治”专题策划,为东莞共享单车治理建言献策。
据了解,去年,东莞城管部门开展共享单车及电动自行车停放乱象整治,设置严管示范区,划设自行车停放区2.7万个。同时,试点运行智能停车系统,约12万辆共享单车配备了高精度智能锁,促进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有效提升。
在优化城市秩序方面,去年,东莞还新增改造慢行系统175.98公里、人行道106条,打造22条优秀示范路,增设物理隔离设施255公里,慢行环境更为舒适。此外,加强招牌和夜景灯光管理,打造户外招牌示范街39条,设立4处新型裸眼3D广告。
创建“无违建小区”是去年东莞新增违建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去年,东莞严控新建小区违建,创建挂牌“无违建小区”66个,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严控新增违建,农房违建已从“控住”向“控好”转变。对于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建筑,将所有在建工程纳入日常巡查,对没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律控停。
在燃气安全方面,去年,东莞建成全省领先的管道天然气和瓶装液化气两大数智化监管系统,实现了燃气场站、管线设施、燃气钢瓶动态闭环管理。全年共完成4.8万户老旧小区“瓶改管”工作,新建、改造燃气管道348.8公里,天然气覆盖率达56.7%。
同时,东莞还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燃气安全“大起底”专项整治,企业入户安检290万户次,部门入户排查437万户次,消除重大安全隐患912处,6.71万家餐饮场所安装燃气报警自动切断装置和连接软管。在全省率先建立莞、深、惠等9市跨区域燃气执法联动机制,严打“黑气”,取缔“黑气”窝点373个,“黑气”市场占比大幅下降。
此外,全市共布建城管片长432名、玉兰女子执法服务队员642名,城市服务驿站359座,各城管分局将60%的执法力量下沉到村(社区),实行“六巡三访一执法”,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快速发现和处理市民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
去年,东莞还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助力打造优美时尚的城乡环境。全市共完成人居环境品质项目392个,美丽圩镇风貌带的特色化、品质化进一步彰显。“一社区一公园”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口袋公园455个,将全市1266处公园绿地纳入“一园一档”管理,推动一批优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厚植了“千园共享之城”的生态底色,美丽风貌带初步串珠成链。
在环卫保洁方面,去年,东莞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区片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28个镇60%以上村(社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在“国考”中排名持续上升。
此外,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日益规范,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1500吨/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3000万吨/年,入选住建部“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2024年,将持续建好一支“有温度的城管铁军”队伍,深度打造“干净有序之城”“千园共享之城”“宜居韧性之城”三张名片,努力实现城市环境品质由“脏”到“净”、由“乱”到“治”、由“差”到“美”的转变。
其中,在环卫保洁工作方面,将推动28个镇80%以上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收运处理系统,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和精品路线,打造垃圾分类“莞香花”东莞特色品牌。同时,拓宽建筑垃圾处理出路,推动园林垃圾、装修垃圾、粪便处置试点,加强封场填埋场日常监管,推进有条件的物业小区和自建房区域实现大件垃圾投放点全覆盖,提高厨余垃圾处理能力。
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方面,将持续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健全公园绿地管理体系,新改建160个口袋PG电子平台公园,将东莞植物园培育成省重点骨干区域特色植物园,推进2个省园林城镇创建,以及7个省园林城镇复查。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启动第二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探索多样化共享模式,植入音乐节、露营节、特色夜市等活动,开发公园绿地新功能。
今年,还将研究制定《东莞市城市家具设置管理规范》,因地制宜升级美化一批“城市家具”。开展人行道路“三好三提升”示PG电子平台范路创建行动(三好三提升:秩序好、环境好、品质好,路面通畅有提升、照明设施安全有提升、广告招牌品质有提升),打造不少于66条、不少于100公里人行道“安全有序”示范路,新增改造人行道物理隔离设施200公里。
在燃气安全方面,今年将优化管道天然气、瓶装液化气两大数智化监管系统,对全市钢瓶实行全链条监管,并加强对燃气企业设备设施、入户安检、信用评价等关键环节、重点场所的标准化管理。同时,扎实推进“瓶改管”工作,完成纳入2024年财政补贴的5400户老旧小区“瓶改管”工作。